學術堂首頁 | 文獻求助論文范文 | 論文題目 | 參考文獻 | 開題報告 | 論文格式 | 摘要提綱 | 論文致謝 | 論文查重 | 論文答辯 | 論文發表 | 期刊雜志 | 論文寫作 | 論文PPT
學術堂專業論文學習平臺您當前的位置:學術堂 > 論文格式 > 論文題名

中醫藥期刊論文標題的英譯淺析——以《遼寧中醫雜志》為例

來源:中國科技翻譯 作者:朱萃
發布于:2023-03-16 共5474字

  摘要:中醫藥期刊在傳播中醫藥前沿信息、研究成果、介紹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更好地走向世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做好中醫藥期刊的相關翻譯是期刊實現這些目標的前提。而標題是每篇文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好的標題能夠起到吸引讀者、畫龍點睛的作用。文章結合作者工作實例,簡要闡述了中醫藥論文標題中常見的幾個問題,為中醫藥翻譯的標準化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中醫;期刊;翻譯;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journal has a vital role in disseminating TCM's cutting-edge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results, as well as in introducing TCM culture and promoting TCM to the world. Therefore, ensuring high-quality translation of the TCM journals is the premise to fulfill the goal. The title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every article. A well-translated title can attract readers and add a finishing touch to an article.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on several common problems in translating the title of TCM papers with some case studies as examples,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CM translation.

  Keywor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journal; translation;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國務院2016年2月頒布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提出,要積極推動中醫藥海外發展,加強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擴大中醫藥國際貿易。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接受并開始重視中醫藥。它成為世界認識中國、了解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已有29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中醫藥相關法律法規,18個國家和地區將中醫藥納入醫療保險,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數百所中醫藥院校,用于培養本土化中醫藥人才。

  做好中醫藥期刊論文的相關英譯工作,是中醫藥與海外溝通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標題是吸引讀者的方式之一,它要展示作者最新的研究或創新成果,也是編制期刊目錄的信息源;它還是文獻標引和檢索的重要依據。此外,中醫理論博大精深,通常運用中國古代哲學思維去分析概括,使得中醫術語的內涵廣泛,非一言以蔽之[1]。

  鑒于此,中醫類論文標題的翻譯要以中醫理論為基礎,遵循簡潔、易懂、準確及規范的原則,采取相應的翻譯方法和技巧,并符合英文規范。結合筆者日!哆|寧中醫雜志》的編輯工作實例,簡要探討如下。

  1 中醫藥期刊論文標題的特點

  中醫藥歷史悠久,蘊含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很多中醫術語或中醫古籍的記載具有古漢語的特點,即“微言大義”。如“陽微陰弦、陰平陽秘、肺朝百脈”,包涵的意義需要用一句話甚至幾句話才能解釋清楚,如“滋水涵木、君臣佐使”。除了微言大義之外,還與中國古代文化相關,在中醫學中有其特殊含義,這類術語經常出現在中醫藥論文的標題中,如《從“肝腎同源”探討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發病機制》[2],《基于“龍虎回環”視閾下的“君相安位”理論新解》[3]。醫古籍中的經典語句,有時也會出現在標題中,如《<靈樞>“針所不為,灸之所宜”之淺析》[4],《基于“脾旺不受邪”理論探討巨噬細胞膽固醇逆轉運與焦亡的研究進展》[5]。這些內容均是英譯時的難點和重點。

  還有一些中醫特有的專有名詞,比如方劑名、藥物名、穴位名、書名等,如《基于網絡藥理學探討瓜蔞薤白半夏湯治療冠心病的機制》[6]中的《瓜蔞薤白半夏湯》,《基于分子對接和網絡藥理學研究人參治療冠心病的作用機制》中的“人參”,《從<傷寒論>中桂枝的不同應用探討其特點》[7]中的“《傷寒論》”和“桂枝”,《調和陰陽針法聯合夾脊穴對腦卒中后康復期患者運動及語言功能影響研究》[8]中的“夾脊穴”,《中渚穴古代文獻應用分析》[9]中的“中渚穴”,《<針灸甲乙經>中商丘穴治療不孕癥初探及臨床應用》[10]中的“《針灸甲乙經》”“商丘穴”,這些中醫專有名詞,在英譯時應遵循目前約定俗成的規范和標準。筆者在日常的編輯工作中,結合實際及相關標準規范,對中醫藥論文標題中常見的英譯問題進行了簡單的總結,介紹如下。

  2 中醫藥論文標題的英譯原則

  首先,科技論文標題要反映客觀事實,以簡明、準確的詞句表達文章的主要內容,減少不必要的虛詞,避免冗長的標題。在英譯時,也應該遵循此原則。其二,英文標題一般以名詞性短語形式出現,動詞需采用非謂語動詞形式,如《闕華發辨治潰瘍性結腸炎并發壞疽性膿皮病經驗》譯為QUE Huafa's Clinical Experience on Treating Ulcerative Colitis with Pyoderma Gangrenosum[11],動詞treat采用動名詞形式,既符合英文語法,也符合標題采用非謂語動詞的要求。書寫時,實詞首字母大寫,虛詞小寫。

中醫

  3 用漢語拼音英譯的中醫術語

  這類術語都是中醫學特有術語,無法用意譯或直譯準確傳達其意義,如“氣、陰陽”等。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這些術語的漢語拼音也逐漸成為其英譯的固定形式。這些術語一般常見于中藥方劑、針灸推拿的穴位、古籍書名、中醫基礎理論等內容。

  3.1 中藥名的英譯

  根據《中醫藥期刊編排規范》,中藥名的英譯采用拼音+拉丁語或英文的形式。而中藥名的拉丁語,與其對應來源的植物拉丁語名稱或對應來源的動物拉丁語名稱略有區別,需要區分。植物或動物的拉丁語命名采用的是雙名法,即第一個拉丁詞為其屬名,第二個詞為其種名,如“人參”的拉丁名為Panax ginseng C.A.Mey, 動物“鱉”的拉丁名為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12]。而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等不同部位,均可入藥;動物來源的中藥也是應用其身體的某些部位或分泌物、排泄物等相關物質。因此,中藥的拉丁語一般包括該植物的種、屬及其藥用部位,如中藥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及根莖,其拉丁名為 Radix Et Rhizoma Ginseng, 包括了植物的藥用部位Radix(根)和Rhizoma(莖)和植物的種名(Ginseng);中藥當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其拉丁名為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包括了藥用部位Radix(根)及該植物的種(Sinensis)、屬(Angelicae)信息[12]。在英譯時,結合實際,選擇恰當的拉丁名標注動植物或中藥,盡量為讀者提供更加準確的相關專業信息。

  3.2 方劑名的英譯

  在中醫藥論文中,其標題經常會出現某些方劑名,如《疏肝清脂湯對糖尿病合并血脂異;颊咛侵x指標、氧化應激水平及微炎癥狀態的影響》中的“疏肝清脂湯”[13],它是根據方劑功效命名的。另外還有“安神定志丸”“疏肝解郁方”等;有些是用中藥名直接命名的,如“麻黃湯”“桂枝湯”等;有些是與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有關的,如“白虎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等。若采用意譯,則篇幅過長,且不能夠準確傳達中醫信息。根據《中醫藥期刊編排規范》, 本刊統一采用拼音+劑型(英文)的形式對方劑名進行英譯,如上述示例中的“疏肝清脂湯”譯為Shugan Qingzhi Decoction ;《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脾胃虛寒型胃潰瘍的臨床療效》中的“黃芪建中湯”譯為Huangqi Jianzhong Decoction[14]等。至于常見的丸、散、湯、方等劑型,參考《WHO中醫名詞術語標準》等相關標準,分別譯為Pill, Powder, Decoction, Formula等。

  3.3 針灸穴位名的英譯

  針灸治療是目前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接受度較高的中醫療法。針灸的相關術語已經形成了固定、標準、統一的英譯形式。經絡穴位是針灸學的基礎,目前,人體的三百多個穴位,基本上都有各自的國際穴位代碼,根據 《中醫藥期刊編排規范》,穴位名的英譯,采用拼音+國際代碼的形式,避免了同音不同字造成的歧義。如《中藥配合針刺三陰交對直腸癌患者術后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的影響》中的“三陰交”譯為Sanyinjiao(SP6)[15]。

  3.4 醫古籍等書名的英譯

  中醫學的傳承和發展延續了千年,醫古籍著作更是浩如煙海。期刊編輯過程中,也常常涉及中醫古籍書名的情況。目前,對于中醫古籍書名的英譯,尚未達成標準。一些傳承度較高的著作,如《黃帝內經》《傷寒論》等,已經形成了較為固定的譯法(分別譯為Inner Canon of the Yellow Emperor,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其他諸如《醫學衷中參西錄》《溫病條辨》等著作,均沒有較為統一的英譯形式;跇祟}簡明、避免歧義的原則,筆者日常工作通常首選拼音的英譯形式,可避免對書名采用意譯而使標題過長,不能突出重點的問題。如《<針灸捷徑>治療中風病的針灸處方思路探析》中的《針灸捷徑》可譯為Zhenjiu Jiejing[16]。其次,有些古籍名的意譯形式簡單明了,能夠傳達其書的基本含義,在翻譯中也可采用,如《臨證指南醫案》可譯為Medical Records for Clinical Guidance[17]。

  3.5 其他中醫術語

  中醫學與中國古代哲學密切關聯,如“氣”譯為Qi, “陰”譯為Yin等。這些中醫術語很難用簡單的英文單詞傳遞含義,采用拼音英譯,保留了原味,也能夠被普遍接受,此外,一些中醫病名、特色療法等,為了體現中醫特色筆者一般也采用拼音直譯的方法,如“推拿”譯為Tuina, 而不是massage, “消渴”譯為Xiaoke, 而非diabetes等。經過中醫術語標準化的不斷發展,中醫英譯的標準化也會逐步形成。

  4 標題的英譯省略

  中醫藥期刊是服務于中醫藥研究的,《遼寧中醫雜志》收錄的論文包括臨床觀察、名醫經驗、理論探討、實驗研究、研究進展等內容。根據文章類型,標題的常見形式如《活血潛陽祛痰方治療腹型肥胖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2021(4)]、《黃芪提取物體外抗HSV-1機制研究》[2021(4)]、《基于數據挖掘穴位埋線治療癲癇病選穴規律分析》[2021(4)]等?梢钥闯,標題的結尾經常出現“觀察、研究、分析”等詞匯。這些表達通?煞謩e譯為“observation、study、analysis”等。如《活血潛陽祛痰方治療腹型肥胖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譯為Observation on Clinical Effect of Huoxue Qianyang Qutan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Abdominal Obesit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基于數據挖掘穴位埋線治療癲癇病選穴規律分析》譯為Analysis of Acupoint Selection for Thread Embedding Treating Epilepsy Based on Data Mining Technology。這種翻譯形式雖然與中文標題是完全對應的,但不夠簡潔。外文文獻中,題目中也鮮有使用諸如study等詞的情況,以PubMed數據庫為例,筆者隨機以“diabetes treatment”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得到466 589條文獻,統計排名前50的文獻發現,標題中均未使用“study”等類似詞匯,如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Nephrogenic Diabetes[18]。因此,筆者認為,在能夠省略“研究,分析”的翻譯時,應該省譯,使標題簡潔,重點突出,如上文中的Observation on Clinical Effect of Huoxue Qianyang Qutan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Abdominal Obesit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可簡化為Clinical Effect of Huoxue Qianyang Qutan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Abdominal Obesit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而標題Analysis of Acupoint Selection for Thread Embedding Treating Epilepsy Based on Data Mining Technology可簡化為Acupoint Selection for Thread Embedding Treating Epilepsy Based on Data Mining Technology。省略了observation、analysis兩詞后,研究重點得到了凸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5 結束語

  中醫藥期刊對傳播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中醫藥的翻譯工作任重道遠。在日常的期刊編輯工作中,我們仍然會面對問題和挑戰,本文探討的中醫術語及標題省譯的翻譯問題,僅是筆者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的小結,希望有助于中醫藥更好地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閻琪,張海洋中醫科技論文英文題目翻譯技巧探析.長春大學學報, 2013,23(6):729-732

  [2]歐飛微,熊曼玲,解麗菲,等.從“肝腎同源”探討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發病機制遼寧中醫雜志,2021 ,48(7):52-56

  [3]常興, 郭艷瓊,姚舜宇等于“龍虎回環”視閾下的“君相安位理論新解.遼寧中醫雜志, 2021.48(1):71-74

  [4]王晶,劉惠娟,歐陽里知等.《靈樞》”針所不為,灸之所宜“之淺析.遼寧中醫雜志, 2021,48(1):81-82

  [5]王雙,呂美君,賈連群基于”脾旺不受邪理論探討巨噬細胞膽固醇逆轉運與焦亡的研究進展遼寧中醫雜志, 2021,48(1):194-198

  [6]金宏飛,張琪,張新等基于網絡藥理學探討瓜蔞薤白半夏湯治療冠心病的機制遼寧中醫雜志, 2021 ,48(3):1-6,221

  [7]張凱歌,黃幸,曹克剛.從《傷寒論》中桂枝的不同應用探討其特點.遼寧中醫雜志, 2021,48(5):71-73

  [8]許世波調和陰陽針法聯合夾脊穴對腦卒中后康復期患者運動及語言功能影響研究遼寧中醫雜志, 2021,48(5)-:165-168

  [9]王鏡宇,賈紅玲,張永臣中者穴古代文獻應用分析遼寧中醫雜志, 2021,48(6):221-224,259

  [10]李知行,許能貴,張海華等.《針灸甲乙經》中商丘穴治療不孕癥初探及臨床應用遼寧中醫雜志, 2021,48(7):192-194

  [11]安單瑋,雷春明,肖文等. 闕華發辨治潰瘍性結腸炎并發 壞疽性膿皮病經驗.遼寧中醫雜, 2022 ,49(3):30-32

  [1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20

  [13]山峰,胡楠疏肝清脂湯對糖尿病合并血脂異;颊咛侵x指標、氧化應激水平及微炎癥狀態的影響遼寧中醫雜志, 2022 49(3):149-153

  [14]張廣茹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脾胃虛寒型胃潰瘍的臨床療效.遼寧中醫雜志, 2022 ,49(3):116-119

  [15]呂紅,姚冰,曾科學.中藥配合針刺三陰交對直腸癌患者術詬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的影響.遼寧中醫雜志, 2022 ,49(3):189-193

  [16]張立志,孫健,許能貴等.《針灸捷徑》治療中風病的針灸處方思路探析.遼寧中醫雜志, 2021,48(4):167-169

  [17]鄒吉宇,龐立健,呂曉東基于數據挖掘的《臨證指南醫案》治療喘證用藥規律探究遼寧中醫雜志, 2022 49(3):11-15,224

  [18] DETLEF BOCKENHAUER,DANIEL G BICHET.Pathophysiology,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Nephrogenic Diabetes.Nat Rev Nephrol,2015,11(10):576-588

作者單位:遼寧中醫藥大學
原文出處:朱萃.中醫藥期刊論文標題的英譯淺析——以《遼寧中醫雜志》為例[J].中國科技翻譯,2023,36(01):12-14+18.
相關標簽:
  • 報警平臺
  • 網絡監察
  • 備案信息
  • 舉報中心
  • 傳播文明
  • 誠信網站